新聞中心

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News

      【轉載】mRNA產業火了!黃埔一生物醫藥企業攻克“卡脖子”原料

      發布:2023-05-30 閱讀:1758

      得益于開發周期短、生產工藝容易放大等優勢,mRNA疫苗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藥品類,也讓眾多生物醫藥企業看到mRNA賽道背后的新機遇。

      5月25日到27日,在黃埔舉辦的首屆廣州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大會上,原復星醫藥執行總裁、惠正奇創始人回愛民博士,廣州市k8凱發官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存等多位知名生物醫藥專家,分享了mRNA在腫瘤疫苗、免疫領域、基因編輯、CAR T細胞治療及其他傳染病預防性疫苗等領域應用的最新進展,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知名企業及機構代表近千人參會。

      1.jpg

      攻克mRNA“卡脖子”原料

      黃埔企業率先打破國際壟斷

      此前5月22日,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,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強調,mRNA將是生物醫藥革命性的變革,在遺傳性疾病、腫瘤及各種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,并現場呼吁投資人士關注mRNA疫苗新技術。這也在業內引起熱議,預示mRNA賽道升溫。

      mRNA下游市場的爆發也在推動上游市場的需求。一種受專利保護的“卡脖子”加帽原料,是mRNA疫苗、藥物和療法的核心元件,在mRNA產品原材料成本占比35%左右,市場價每公斤高達2億元以上。

      為了解決上游原料供應依賴進口、成本高昂等痛點,k8凱發官網基于近三十年在核苷酸領域的深耕,自主研發了新型高效mRNA加帽原料,率先打破了國際的專利壟斷。張健存博士表示,mRNA加帽原料等系列核苷酸類原料將在廣州科學城實現產業化,預計每年可生產百公斤,為國內外mRNA企業提供更高效的優質加帽原料。

      2.jpeg

      廣州市k8凱發官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存

      張健存博士已在黃埔區扎根十年,他透露未來公司將在自主領先的mRNA核心技術基礎上,圍繞難治性重大疾病和罕見病領域合作或獨立研究開發創新型mRNA藥物。

      將復必泰引進大中華區

      他認為mRNA大有可為

      原復星醫藥執行總裁回愛民博士,多年前就看好mRNA市場。

      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后,他主導了復星醫藥與 BioNTech mRNA 新冠疫苗(復必泰)聯合開發項目,并將該mRNA疫苗引入大中華區并在港澳臺上市,帶動了我國mRNA產業的發展。回愛民博士認為,這是自己“從事藥物研發以來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”。

      “mRNA除了可以大規模應用在傳染病預防,在腫瘤疫苗上也大有可為。”去年,回愛民離開復星醫藥并創立惠正奇控股有限公司,取義于“惠人達己,守正出奇”,主攻mRNA在腫瘤領域、免疫領域和傳染病預防領域的應用。

      公司將在廣州黃埔建設惠正奇醫藥mRNA創新藥物研發總部,項目首次投資總額約4億元,將自主研發腫瘤及免疫領域的創新藥(包括傳染病疫苗),并搭建mRNA等高端技術平臺。

      3.jpeg

      原復星醫藥執行總裁、惠正奇創始人回愛民博士

      4.jpg

      惠正奇mRNA創新藥物研發總部在內的12個生物醫藥優質項目在會上集中亮相簽約

      打造生物產業投資首選地

      聚集超3000家生物醫藥企業、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00億元……近年來,作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重鎮,黃埔區構建出“研發在生物島、中試在科學城、制造在知識城”的產業鏈格局。

      據介紹,與國內其他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相比,黃埔區、廣州開發區形成兩大突出優勢:一是產能優勢,在建大分子生物藥原液生產規模超60萬升;二是數量優勢,創新藥數量在全國開發區中位居前列。

      與會的多位專家及企業家代表表示,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優勢凸顯,市場前景廣闊,黃埔區作為大灣區生物產業發展核心區,如今已然成為生物醫藥企業投資落戶的首選地之一。

      “黃埔除了擁有適宜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產業環境以外,全方位助企的一系列配套資源也很完善。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服務,是最吸引我到這里的原因。”回愛民博士表示。

      張健存董事長也表示,生物醫藥企業做研發需要不斷創新,但在創新的過程中難免有失敗的風險,而黃埔區在方方面面都給予了很大支持,為企業辦實事。


      采寫:南都記者 楊麗云 通訊員 孫旭東 范敏玲 周亞東

      攝影:南都記者 梁煒培

      編輯:楊麗云

      sitemap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