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新冠疫苗和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布,mRNA這個分子生物學詞匯已婦孺皆知。mRNA即信使RNA,如果說基因產生“指令”,決定我們身體的性狀,那mRNA就是傳遞基因“指令”的“信使”,它把“指令”翻譯成各種蛋白質,從而在體內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。
人類很早就已掌握體外合成mRNA的技術,并可以利用人體體內細胞作為生物工廠制造所需要的蛋白質;但要讓體外制備的mRNA在細胞內啟動翻譯,就必須要給它們“加帽”。曾經,“加帽”長期被美國企業壟斷,2023年起,由廣州k8凱發官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的一頂“新帽子”突破了專利壁壘,成為第二家獲得全球專利的企業,且顯著提高了生物功能效率和生產效率,價廉物美,正迅速顛覆mRNA全球供應鏈。本期《科技周刊》,我們將帶大家了解誕生在廣州的神奇mRNA“加帽”技術,并向大家科普各類mRNA的重要應用和科學原理。
廣州產“帽子” 開發疫苗更高效
● 起始翻譯速度更快
● 翻譯出的蛋白更多
● mRNA穩定性大增
● 藥企和科研機構成本大降
廣州產的這頂新“帽子”效果如何?
據廣州k8凱發官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帶頭人劉博士介紹,公司和下游客戶已對LZCap做了數千次測試,這些測試發現,LZCap在不少性能上比CleanCap更有優勢。
廣州k8凱發官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
首先是起始翻譯速度更快,“我們用LZCap加帽的mRNA在進行實驗時,約3小時就能快速起始翻譯,比CleanCap加帽的mRNA起始翻譯速度快很多。”
第二,翻譯出的蛋白更多,“多次實驗表明,用LZCap加帽的mRNA翻譯蛋白更加高效,其72個小時翻譯出來蛋白的總量是CleanCap的1.5~3倍,有望顯著降低mRNA藥物的治療劑量和成本,并提升安全性。”
第三,含有 LZCap的mRNA能夠耐受脫帽酶,大大增加了mRNA的穩定性。
第四,將讓由此開發出的mRNA疫苗更加低毒,“mRNA通常需要被LNP脂質納米顆粒包裹才能遞送進入細胞體內,但LNP脂質納米顆粒中有一種可電離脂質具有一定的毒性。LZCap提升了mRNA的翻譯效率和速度,在實際應用時可以減少脂質體納米顆粒的包裹,從而間接降低了成本和藥物的毒性,這是LZCap最重要的意義和功能。”
LZCap上市,更大的意義在于其大大降低了藥企和科研機構的成本。目前,廣州生產的LZCap已上市1年多,新建了2300平方米的標準生產車間,已開啟GMP(GMP是一套適用于制藥、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)規模化生產。
劉博士表示,mRNA藥物在臨床應用開發相對新銳,目前,國內有數十家藥企布局了mRNA的相關管線,其中大部分已成為公司的下游客戶。劉博士堅信,將有越來越多企業用到這項mRNA關鍵底層核心技術。
推進mRNA產學研發展
生物醫藥與健康屬于廣州“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”的重要一極。當前,廣州的mRNA產學研發展多點開花、快速推進。
在產學研合作方面,據鐘南山院士透露,2023年4月,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頭發起,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合作單位的一款針對肺癌mRNA疫苗(ABOR2013)的臨床研究項目(IIT)正式啟動,旨在評估其在相關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耐受性和有效性。
2022年8月,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(廣州)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、上海藍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落地EB病毒mRNA治療性疫苗項目,標志著治療性鼻咽癌mRNA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。
在黃埔,2021年,廣州開發區投資引進了銳博生物新成立的阿格納制藥,并啟動建設大規模的mRNA疫苗原液生產線。據銳博生物董事長張必良介紹,從進料、灌裝到包裝和運輸,一年可灌裝4億多劑疫苗。
在南沙,沃森生物投資建設的沃森生物國際總部RNA全球產業化中心項目一期生產線2.5萬平方米廠房完成封頂。
2023年9月,廣州派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與一家CDMO企業達成戰略合作,攜手推進mRNA藥物和疫苗的開發。
《廣東省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提出,廣東要完善廣州、深圳雙核驅動發展格局,推動包括mRNA疫苗在內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。相關市場研報認為,長期來看,隨著其他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藥物的進入,預計市場將從2028年開始增長,2035年將達到230億美元。
“加帽”幫助mRNA起始翻譯
●流程第一步
生產質粒DNA。人們通常選擇大腸桿菌作為宿主細胞,通過培養細胞、細胞裂解、分離、純化,去除宿主蛋白等雜質,最終獲得高純度、高質量的質粒DNA產物?。
●流程第二步
體外轉錄與mRNA的修飾。經過加工后的質粒DNA轉錄生成mRNA。一條mRNA鏈由四種核苷酸排列組合而成,由于外源的mRNA進入人體后,會激起人體的免疫反應而迅速失效,為避免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,就必須對mRNA進行一番“喬裝打扮”,這就是核苷酸修飾。2023年,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卡塔林·卡里科和德魯·魏斯曼正是憑借發現核苷酸修飾,開發出有效的mRNA疫苗而獲獎。“加帽”是mRNA體外制備的重要步驟,其方法就是在mRNA的最前端添加一組經過修飾的核苷酸帽類似物,從而促使mRNA啟動翻譯。
●流程第三步
mRNA的封裝。由于mRNA極易被降解,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特殊的保護措施。科學家通過脂質納米顆粒包裹mRNA等方式,完成了對mRNA的保護,幫助mRNA進入人體細胞,翻譯產生相應的蛋白,并發揮其生理功能。
從疫苗到罕見病治療 應用場景廣泛
●預防性疫苗
在預防性疫苗領域,科研人員可以針對傳染性疾病的mRNA疫苗編碼相關病原體的抗原,注射后可在體內表達出特異性的抗原,同時誘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,刺激產生相應抗體和免疫細胞,用以預防相應病原體。如新冠mRNA疫苗,科研人員就是將編碼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傳遞至體內,合成的S蛋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。目前,全球多款mRNA疫苗已經進入臨床開發階段,用于預防巨細胞病毒(CMV)、寨卡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、流感病毒、狂犬病毒等的疫苗。
●治療性疫苗
在治療性疫苗領域,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癌癥疫苗。科研人員將編碼腫瘤特異性抗原靶點的mRNA通過特定方式遞送到體內,使這些腫瘤特異性抗原翻譯并呈遞到細胞表面,進而激活免疫系統,使其能特異性識別并殺傷腫瘤細胞,可用于治療腫瘤。
●治療罕見病
mRNA可以通過蛋白替代療法治療罕見病,方法是將一段編輯過的mRNA注入人體,使人體細胞產生某種治療作用的蛋白質,對相關罕見病進行治療。例如,莫得納公司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mRNA-3705,這是一款治療甲基丙二酸血癥(MMA)的在研mRNA療法,可以用于治療因為甲基丙二酸單酰輔酶A變位酶(MUT)功能缺失引起的MMA患者。
●基因編輯
在基因編輯方面,mRNA技術可用于表達基因編輯工具所需的蛋白,如CRISPR-Cas9等,從而實現對基因的編輯和修飾,為基因治療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。
●農業
在農業領域,mRNA技術可用于非洲豬瘟等疾病疫苗的快速開發。
科學家解前沿
●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巫林平研究員:研制胰腺癌mRNA疫苗
巫林平主要從事mRNA的納米靶向遞送系統的研究。mRNA的分子量比較大,而且帶負電荷,很難自由進入細胞,這就需要把mRNA分子裝載到“定位導航器”上,這個定位導航器小到納米級別,它知道怎么找到生病的地方,就像一個聰明的納米“快遞員”,直接把mRNA這個“包裹”送到病灶,發揮mRNA治療疾病的功能。“對于一些預防性疫苗,我們可以采用肌肉注射。但對于一些治療腫瘤的mRNA疫苗或mRNA蛋白替代療法,如治療肺癌的mRNA藥物,則需要把mRNA藥物準確遞送到肺里,并減輕它的毒副作用。”
目前,巫林平所在團隊正在開發治療胰腺癌的mRNA疫苗和藥物,“‘胰腺癌’是癌中之王,我們想用mRNA這一創新技術,為治療胰腺癌提供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案。我們已經完成了臨床前的動物藥效驗證及動物安全性評價,希望在明年將這一治療性疫苗推上臨床。”
未來,廣州生物醫藥領域如何進一步開發mRNA相關的管線?巫林平認為,廣州需要進一步加快布局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核心成藥技術,“我們在核心技術上還需要大幅度的投入,去更快更好地突破國外專利壁壘。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加大mRNA領域的新藥/疫苗開發進度,但很多核心技術還亟待突破。”
統籌編輯/梁倩薇、嵇沈玲
新媒體統籌/崔素華
文/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:武威
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:馬俊賢